如果你在全国的药材生意做得足够好,那你一定会选择适合自己身份的城市别墅;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白领或一个标准的都市业务男,你显然会选择户型紧凑并有酒店式物业管理的格调公寓;如果你在龙舟路上班,那你显然希望自己能够住在单位旁边的那个电梯公寓,交通方便而且环境还好……不可否认,“对号入座”正在成为我们这个城市房产买卖的潜规则,而且这个规则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并接受它。在这一点上开发商比谁都更明白,同时他们已经成为成都楼市身份化的积极倡导推动者。无论是社区文化还是景观园林,开发商清楚自己要的并非是做得“最好”,他只是希望在针对自己特定身份消费群体之下的“只有更好”。就在这样的宏观背景和意识形态下,“身份化时代”与我们不期而遇。
品质将成为
市场竞争核心力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一两年里,成都有多家专业市调机构曾完成过对成都五城区市民的居住调查。记者根据多个调查版本,综合结果来看,成都人对现住房的满意率尚不到50%,约有38%的居民提出在两三年内愿意换购住房;已购商品房户中有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再加上还有不少的居民愿意投资住房,因此,住房潜在需求量仍然巨大。
而在这份生动体现出我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趋势的“社会分层与商品房消费”报告中,有力地证明了“社会新锐”和“经济务实者”对成都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的强大作用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外来开发企业还是本地企业,都已经感觉到市场与消费者透露出的信号:品质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一直参与“社会分层与商品房消费”大型调查报告工作的成都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统计师欧阳晓明就认为,身份化消费与品质有直接关系。如果开发商有实力和品牌知名度,其开发的产品品质佳,入住业主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相似,物管服务优良,社区的配套佳等等,均能体现出这一关系。选择一种房子,也可以说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客观、真实和全面的数据来看“身份化消费”,就是要为市场提供迎合新消费理念、对产品不断更新升级的客观依据。
当国内的万科、首创、珠江、中海、远大等一批业内有影响力的开发企业,已经纷纷展开对品质地产的探讨和实践;当1999 年广州的“星河湾”,以其建筑、环境、配套、服务等各方面综合的优越品质,全面提升了社区业主的生活品质,甚至代言了广州的城市居住标准时,已经充分说明房地产市场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以价格的竞争取胜,走到了真正研究产品、研究市场,依靠非价格竞争这样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上。

社区文化
营造出身份化的氛围
从社区文化开始,成都开发商已经在竭力为业主营造出住宅身份化的氛围。作为成都社区文化的一面旗帜,置信生活方式代表了方便舒适的基本生活方式、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方式及愉悦自在的高尚精神生活方式。另外,中大房产也将“和美人居”理念首次从杭州引入成都,开发商希望给城市最主流的市民群体提供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如果说1998年提出的置信生活方式和中大房产的和美人居理念还很笼统,那当前更多开发商则将楼盘文化精确锁定在了中产、白领等社会其他阶层。本报率先提出的“中产城东”概念目前正在被城东楼盘实现,外籍人士则一如既往地偏好类似于中海国际社区这样的涉外楼盘,社区文化和城市片区定位都已深深的打上了“身份”的烙印。
园林景观
针对性越来越强
在越来越强调参与性和功能性的设计思路下,园林景观的身份针对性也越来越强。比如全新的中式住宅锦镇就定位于懂得生活和品位的成功人士;成都首个江南水乡主题楼盘--天府江南在融入了小桥流水之后,便更受教师、医生等知识阶层的欢迎;成都首个完全定位于老年住宅的金色怡园,在园林景观上就尽量照顾了中老年业主的需求,在社区造景、植物选择上就较多地融入了健康功能;完全定位在中产阶层的上东阳光在社区内甚至规划了足球场和多个游泳池;龙湖地产在成都的首个楼盘晶蓝半岛在园林景观上更有大胆突破,接近260平方米的楼间距和2.5万平方米接近4个足球场大小的中庭景观已经表明,整个项目将定位在城市白领以上层面。

建筑形态
决定楼盘的针对人群
别墅一定是顶尖群体的消费定位,小户型电梯公寓则大多由刚毕业的青年购房者买单,建筑形态往往决定了楼盘的针对人群。由于从居住舒适性出发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改善,“别墅大众化”、“洋房别墅化”及“电梯公寓洋房化”正在成为发展趋势。成都别墅开始趋向于大众化,甚至每平方米4000多元你就可以在成都近郊买到一个品质良好的联排别墅。从居住感受而言,洋房与别墅的差别正在缩小,比如锦绣森邻在采用层层退台实际之后,拥有大量露台和花园的洋房,同样能够提供别墅的居住感受。锦镇也采取了这样的设计思路,它将此命名为“联排叠拼住宅”。空中花园更在电梯公寓中普及,比如蓝谷地的空中花园阳台就挑高了6米,电梯公寓具备了洋房的居住品质,尤其是世纪城的无敌空中花园更将电梯公寓洋房化推向了极至。
户型设计
每一户型对应一群体
户型最能反映业主的身份性,从30平方米的单身小户型公寓到300平方米的别墅豪宅,每一个户型面积数量级便针对了一个社会群体,即便是户型面积相同,其功能上的区别也传达出各自针对的不同受众。从居住功能考虑,以前80~11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往往都是三室两厅设计,但目前100多平方米却仅设立了两个房间的户型已经屡见不鲜,这除了说明成都市民的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以外,都市人群的生活也更加超然和自我。家庭专属影院、酒窖、雪茄吧等以往罕见的生活方式现在都加入到我们的户型设计中来。
物业管理
开始对症下药
根据业主身份的不同和需求的差异,成都目前不少社区的物业管理开始对症下药。酒店式服务公寓显然是针对一天忙于工作的城市白领而设计,增加了医疗保健功能的物业服务则是针对的中老年业主,另外一些物管公司还列出了物管菜单,你可以在菜单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服务。物业管理的档次、水平和内容已经成为居住身份化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