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调西南中心主任刘汉臣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工作研讨会上作“构建和谐社会 破解城管难题”的演讲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3-07-09 | 42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主任刘汉臣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工作研讨会上作“构建和谐社会 破解城管难题”的演讲。

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破解“城管难题”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主任   刘汉臣

城管两个字反过来念是“管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城管的职责范围很大,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商贩出摊占道、城市违规建筑等等,若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法律支撑,被“执法”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抗拒。城管执法问题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疙瘩”:过于强调执法的严厉,就容易导致激烈的冲突;为缓解矛盾降低执法力度,就难以遏制嚣张的违规行为,城市究竟应该怎样管?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城管的新闻一个接一个。不久前,北京游商与城管之间引发的流血事件成了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不独北京,成都也出现“尿泼城管”事件,为什么游商与城管之间的冲突没有终点?破解“城管难题”的关键是什么?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人,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公开、公正、为民办实事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才能真正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为大家创造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
成都高新区城管执法局在城市管理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既做到以人为本又敢于较真碰硬,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不仅是成都城市的一个亮点,也是值得全国城市管理学习和借鉴的楷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人员流入城市谋生,城市人员也会失业,不同的人群也需要城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即使在大城市,很多居民也没有去购物中心的习惯,也并不都达到这种经济能力。很多人更喜欢在街边的小摊贩购物。更重要的是,从小商贩和外来人员的角度,他们到城市以劳动谋生是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生存权利。我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历来最重视生存权。所以,我们的城市政府没有权力仅仅为了秩序和城市形象,而剥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存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城管难题”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现状,也照出了现象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它是一个“病灶”,众多的“血管”和“神经”在这里交汇,但它的病却来自更隐秘的深处。
    首先,它提出的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化难题。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这是城市化的必然。既然城市化无法阻挡,那么从农民到市民转化的途径是什么?目前的“城管难题”在警告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这3亿人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其次,需要反思我们的就业、创业制度安排。城市中的练摊人员并非都是农民,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下岗失业的城市居民,他们除了最低的生活保障之外,就靠“练摊”来补贴家用。政府的就业制度顾及到了这部分人群吗?相关部门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了便利吗?据《新华每日电讯》资料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这至少说明,走个体创业之路,成本太高。在社会保障机制、就业渠道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其行为和处境极易博得市民的同情,采取强制措施时,往往容易引发暴力对抗
    第三,许多时候,农村政策也“牵动”城市管理。城管不仅仅管理城市小商贩,还有不少是进城卖菜、卖瓜、卖果的农民。今年夏天河南、山西、宁夏等地的“西瓜新闻”特别多,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卖瓜难”的背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哪里?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在哪里?农民不冒着“枪林弹雨”进城卖瓜,一年的收成可就打了水漂了呀!。
    第四,我们城市管理的理念是否出了问题?一个完美无缺的城市只是乌托邦式的理想,我们是否对此期望过高?社区服务设施配置不可能一步到位,部分居民享受着游商提供的便利,我们是否看到了游商存在积极的一面?诚然,环保、清洁、有序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但这种追求悖离“以人为本”理念之时,我们的城市发展又有何意义?
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各方利益,辅之以管理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对待被管理者采取引导和帮助,而不是围、追、堵、截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
城管执法具有法律制裁的强制性,但从执法实践来看,相关方面的法律支撑尚不健全。首先是执法依据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和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公民、法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各级行政机关也日益重视依法办事,在城市管理中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核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在促进城市规划实施,保障市政设施正常运转,维护城市容貌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城市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城市的主力军,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违法行政、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阻碍队伍健康发展,影响依法行政的“绊脚石”。正视这些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对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人常言“功夫在诗外”,“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是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城市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许多问题显然不是单凭一两个部门、出台几条法规条文、进行几次“突击整治”就可以解决的。目前,城管领域的矛盾和冲突还在不断激化、升级,这不仅需要城管部门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反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政府转变执政理念、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城管难题”最终才有破题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