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2006成都市城市管理社会满意度测评”调查
来源: | 作者:刘汉臣 | 发布时间: 2013-07-25 | 866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都市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应对措施建议

——2006成都市城市管理社会满意度测评”调查

通过“2006成都市城市管理社会满意度测评”调查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成都城市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改观,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对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方式、手段等进行创新,比如,建立数字城管模式;发挥社区、群众和非政府组织作用,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度。

目前,城市管理法制尚不健全,理论研究滞后,因此,应加强城市管理的调查研究,加强理论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各部门之间如何有效地沟通协调,实现政府单一管理向社会多元管理转变。

通过这次调查对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作如下建议。

   一、推进城市管理向大城管转变

  城市管理应把目光投向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行业和社会,形成面向大系统、突出大城管的工作理念。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是领唱者,其他部门都是合唱者。这样,把城市管理由城管部门一家“独唱”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有效发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单位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形成管理拳头,提高综合管理效率。要大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管”;要举办市民走进城管活动,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为行风监督员,鼓励市民对城管执法进行严格的社会监督;要开通城管投诉专线和投诉专网,设立举报箱,对市民举报投诉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踪督办。

  二、推进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

城管部门应大胆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效能。城市公共绿地管养、环卫作业等按市场化操作,可为政府节省大量的管理人员编制。大型环卫处理设施建设可采用BOT方式融资建设。

三、推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

  对城市道路、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广告招牌、城市照明、城市水域、公共场所、建筑工地等方面要制定可操作的严格定量考核指标,细化执行和检查评价标准,覆盖城市容貌的方方面面,使市容市貌的管理评价更加科学、系统、精细,把过去管理上的“软要求”变成 “硬指标”;使市容市貌管理迈上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轨道。

  四、加强基层城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具体地讲,应该让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强、实际工

作经验较为丰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人员承担城市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提倡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强化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

五、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文明执法

在行政执法中,城管执法的难度最大。一方面,由于城市管理的对象成分复杂,一些人文化程度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偷不抢,做生意不违法,当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跟执法人员胡搅蛮缠,甚至破口大骂,阻挠执法。另一方面,因为城市管理的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生的手段,一些市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又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片面指责城管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再就是法律法规赋予城市管理的强制力不够,城管执法部门对一些抗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违章人员没有强制手段,尽管执法人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还是经常发生阻挠执法、抗拒执法的事件,甚至执法者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克服畏难和同情心理,要强化对无证经营和乱扔垃圾等个人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那些屡罚屡犯的决不能手软,通过重罚强行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要正视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靠摆摊设点为维持生计的现实,应采取疏堵结合、先疏后堵、边疏边堵的办法,坚持“既照顾群众,又靓丽城市”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和行人的地段能否划出一些夜市摊区、水果摊区、卤菜摊、小商品摊区、修配摊区,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经营场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管理的压力。

加强基层城管部门形象建设

可根据各基层城市管理部门所处的区域、所面临的社区环境以及自身的客观条件,配备开展执法业务所必需的相应配套装备设施,使城管部门的执法形象和规范服务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加强舆论和社会评估长效机制建设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新闻媒体应从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形象的高度,充分关注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城市管理的意义,多角度地宣传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多侧面地反映基层城市管理工作,多层次地对有损城市市容市貌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为基层城市管理部门执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理解城管人员的工作,树立“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责任感,让市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自觉维护好城市环境卫生秩序,抵制违章行为,共同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八、加强对市民养犬的管理

这次调查,居民对部分人养犬反映较为激烈,狗狗虽然可爱,但是因养犬引发的邻里纠纷和矛盾一直居高不下,宠物犬伤人、狗叫扰民、狗狗随处排泄损害环境卫生……  

在对犬类的管理中,要有明确规定,犬类进市场销售要有准入证,市场应凭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和免疫证明方可允许犬只进场交易;对居民养犬要划定限养区和禁养区,依法取缔重点限养区内的犬类养殖场和销售摊点,在允许销售犬类的市场实行销售、免疫、申报、办证一条龙服务制度。

九、加强对洗车场的管理

目前,成都二环路以内有部分洗车场没有科学的规范管理,一是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二是洗车的污水四处溢淌,尚未经过处理就排放,污染地下水;三是洗车场大部分是使用居民饮用自来水洗车,有的甚至直接抽取地下水洗车,应逐渐推行洗车使用循环水。要加强对城区现有洗车场的调研,制定规划,对占道经营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要坚决关闭。

这次调查期间,适逢成都市“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迎检阶段,因此,反映出来的城市管理情况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有待进一步改进。总之,城管工作任重道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城管人员的辛勤工作下,在社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下,一个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市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注:该调查活动受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委托调研,调研结果供城管局对各社区考评所用。)

  作者: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调研组

 


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