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不能让烂尾工程影响芦山城市新形象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5-07-21 | 67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发生,改变了芦山经济社会平静发展的秩序,一切工作都围绕灾后重建展开。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芦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主线,以安居乐业、致富奔康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四大攻坚”行动。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将芦山建设成为“4·20”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形象展示的窗口,打造一张灾后重建新名片。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指挥,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王东明任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任副主任的省灾后重建委员会,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指挥体系。王东明、魏宏亲自指挥部署,并经常深入灾区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安排部署重大工作。芦山县委县政府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重建、民生优先推进重建、着眼长远提升重建。党中央的科学重建要求和民本情怀,在芦山灾区两年重建中生根结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涅槃重生的芦山重建工作就像一盘棋,能否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能否给全国人民交出一个焕然一新美丽的新芦山,她考验着地方领导的行政执政能力,考验着地方领导的规划、管理、治理水平。地方领导的目光不能只盯在重建、灾民安置上,还得统筹兼顾芦山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芦山地震前,一批开发商怀着支持芦山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芦山城市建设的美好梦想来到芦山搞房产开发,突如其来的地震给芦山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这些开发商带来了灭顶之灾。

据我们调查了解,在芦山“4.20”地震灾后的特殊状况下,政府急民所急,启动了5000套安居房计划,这对蒙受天灾的芦山人民,重振信心、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巨量超低价安居房的出现,也给商品房市场造成致命冲击。

目前芦山在建、在售房地产开发项目达10个以上,商品房空置存量达2000套,各项目销量均不足10%,开发商销售无望,资金链断裂,各项目均无资金支付前期工程款、工人工资。后续工程无法继续,多个楼盘出现烂尾现象。

比如小叶-罗纯华府,建设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主体已封顶),共有房屋769套,项目已投入了1.52亿元,到目前为止开发商仅售出房屋77套,如果开发商要将房屋全部建设完工达到验收合格交付使用,需再投入资金9000万元,开发商面对销售市场萎靡、资金链断裂的局面,已无力再投资修建完工。这样无法收尾的工程同时也潜伏着较大的社会隐患,这77户已购房户到头来拿不到房产,他们若不能找到开发商妥善解决还得找政府上诉上访。

据了解芦山几个商品房项目频繁发生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封堵冲击项目部、工人上访、购房户大量要求退房事件,曾经有工人爬上房顶,以跳楼相胁,暴力讨薪;还有一个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跳楼身亡。各类冲突事件频频发生,潜伏着极不稳定的社会隐患。

为了挽救芦山房地产市场和企业,化解各方矛盾纠纷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政府征地、拆迁、工程招标、建设管理工作量。不让烂尾楼影响芦山灾后重建新形象,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此我们建议:

1、芦山县委县政府成立商品存量房处置领导小组,由政府出面收购所有商品存量房(对尚未完工的楼盘,可由政府先期出资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的情况下,责成开发商修建完善达到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的商品房标准),根据开发商的建筑成本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全程公示,公开透明。收购的商品房用于解决灾民安置或作为棚户区改造居民安置房;安置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居住需求,在适当补差价的基础上多样性的选择居住房屋楼盘和住房面积。

2、考虑到芦山县灾后重建的实际困难,省政府能否再安排3-4亿元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给芦山县,或协调银行从中长期低息贷款中解决资金,专款专用支持芦山县收购商品存量房,解决安置灾民或作为棚户区改造居民安置。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会

                    

                                        二0一五年七月六日

 

参加主要调研人员: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研究会会长                  曾清华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巡视员、原副秘书长、省新型城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李尚志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主任                            刘汉臣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副巡视员省新型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        段世平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姚树荣

 

 

主题词:烂尾工程影响  城市形象  社会稳定

主送:王      

送:        

抄: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三段64号电话:85511422  69862579   139800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