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ZHONGGUO SHEHUI JINGJI DIAOCHA ZHONGXIN XINAN ZHONGXIN
最近这段时间“保障性住房”是房地产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在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十条扩大内需的措施当中呢,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被排在了第一条。那么什么是保障性住房?哪些人可以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它对我们现今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解说:当国务院关于尽可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公布之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新政策,是最吸引中国百姓的一条措施。廉租住房建设要加大力度的消息,也让很多百姓看到了未来改善住房的新希望。这几天在青岛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购现场,不少市民选房的热情高于往日,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售价,受到了青岛市中低收入家庭的欢迎。
青岛市民:这房子大概不到5000元(每平方米),4600元,这还是可以的。
解说:不仅是青岛,11月6号,上海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明年上海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占到新开工住房面积的45%,今后五年内,上海新建经济适用房30万套,大约20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上海未来住宅建设的重头戏。
同一天,北京市也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做出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80万元,取消购买保障性住房者,公积金贷款缴存时间上的限制,今后中低收入人群,就不会因为缴存不到一年,而无法购买保障性住房。
广州也明确提出,今年11月底将首批推出2145套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的房价在每平方米3000到4000元,远低于广州市中心的商品房价格。
此外,河北、江西、四川等省份,也先后出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提高对保障人群的覆盖面,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出售情况的监管,并且开辟各种绿色通道,征地、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给保障性住房开绿灯。保障性住房主要就是为了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推出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对于中央出台新措施,今天最新的消息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止到今年的三季度末,全国已经完成廉租房建设32万套,中央财政今年投入68亿元资金,用于廉租房建设,各地累计投入资金将近400亿元。
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我们正在抓紧同地方研究提出,要在四季度内,再组织一大批廉租住房的收购和建设。这样的话,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够提供廉租住房的实物达到80万套。
什么是保障性住房?
主持人: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直十分关注,大家也看到这次在国务院出台的十大扩大内需的措施当中,加快建设保障性的安居工程,也被排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之上,今天我们这个话题在开始讨论之前,我想必须要明确一个定义,就是什么是保障性住房?二位,它跟我们之前听到的,比如说经济适用房也好,限价房,两限房等等之间有关系吗?
张鸿:你说的这些,其实都是保障性住房。
主持人:都属于这个范畴当中。
张鸿:对对,顾名思义,保障性住房,它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就是什么,这里面主要包括什么,经济适用房。
主持人:对。
张鸿:然后还有限价房,还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它其实是商品住宅,但是因为当中减免了它的一些费用,所以它的价格会比普通商品房会便宜一点。05年的时候了,我们提出了限价房,限价房是什么呢?就是我限制你的销售价格,限制购买的人群,甚至包括我也限制你的套型面积是多少,这样也是来保证中低收入的人群能够购买,其实这两种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商品房的性质。但是廉租房是完完全全是政府出资,纯保障性的住房。就是政府出资,投钱盖,或者是给你租金补贴,这是直接面对低保人群的。
主持人:其实这次我也特别注意到在国十条当中,对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有一个细化。
张鸿:对。
主持人:就是明确提出了,是要加大对廉租房住房建设的一个支持力度。
张鸿:对。
主持人:那么我想问问二位,为什么这次廉租房的建设会被特别地提出来,那么廉租房,它的准确的定义和概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
何帆:这个廉租房实际上它是一个真金白银的保障性住房。
张鸿:对。
何帆:我们过去看到的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它是镀金的,而且这个镀的金里头可能有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廉租房你是不用花钱的。
主持人:纯保障。
何帆:对,你只要满足这个条件,那么政府,你去申请,政府就能够给这个廉租房。
张鸿:对。
何帆:但是无论经济适用房,还是两限房,都是要花钱去买的。
主持人:对。
何帆:而且在买的时候,可能你还得去排队,你还得去走关系。
张鸿:要号。
何帆:对,还得去要号。
主持人:要提交各种申请表。
何帆:对。另外我觉得我们现在出台这个国十条,尤其又把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国十条的首要的位置,实际上是跟扩大内需这个背景是有关的,我们过去一直在讲,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我们就问了,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去消费。
主持人:对。
何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
主持人:对。
何帆:尤其是对住房没有信心,因为房价一天一天在上涨,我不知道我要攒多少钱,我才能够买得起房。尤其是对中低收入阶层来说,那他要咬紧牙关,有时候要咬牙。
张鸿:咬碎了也得咬。
何帆:把这个牙都咬碎了,才能够去东借西借,拼凑起来这些钱,才能去买一套住房,而你一旦你买上了这套房,你就变成了房奴,就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那你就不敢再去消费其他的产品了。
张鸿:对。
何帆:那么现在的时候了,通过廉租房,那么至少让大家很放心,一块石头放下来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增加其它的消费,而且呢,实际上我们是通过民生,在刺激一个更大的一个内需。因为不要忘了,如果我们现在廉租房这个工程,有一个很宏大的工程建起来了,那么相关的那些,比如说像钢铁、像水泥、像家具、像装修,所有的这些行业都能够得到好处。
主持人:我的理解就是我们这一次,实际上是找到了一个,真正可以扩大内需一个突破口。
张鸿:对。
主持人:就是让这些曾经对自己的住房的未来有过担忧的人,这次可以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张鸿:对。
谁能住进廉租房?
张鸿:其实你要是想申请廉租房的话,只要你是低保户,或者你能证明你是低收入人群,你到街道,到地方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一问,就会有很多的政策,你能看得到,而且在你在网上一搜就能搜得到。
主持人:这个低是低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吗?
张鸿:有。但是各个城市不一样。
主持人:各地不相同。
张鸿:他刚才说的三口之家,36平方米。
主持人:对。
张鸿:这个在很多城市,你是不符合廉租房的这个标准的。
主持人:就是你没有申请资格。
张鸿:对,比如说在天津是七平方米,就是人均七平方米以下。这个可能和各地的城市住房紧张程度是有关的。你比如说,整个的廉租房住房保障办法,去年,我们是有明文的政策出来的,就是你申请廉租房保障和你刚才说经济适用房,要提供这个材料,那个材料这个廉租房保障的材料可要多得多,比如说你收入证明,住房证明,然后还有户口等等,你要申请,你在街道申请,然后街道再拿到主管部门,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去审核。这个审核以后了,还要拿到民政部门再审核,再审核以后,还要公示,这个公示可能最少要15天。
何帆:为什么要把它制定的这么细,其实很简单,就是由于僧多粥少。
主持人:对。
何帆:所以这个时候才要规定说,必须一米五以下的和尚才能够有这一碗粥。
主持人:房子太少了,廉租房太少了。
何帆:对,房子太少了。
主持人:而申请的人又太多了。
何帆:对,为什么呢?我们看到,从建设部的这个数字,那么我们现在在全国的通过各种方式,已经解决了这个廉租房,大概是32万。
张鸿:对,差不多。
何帆:现在的话如果你要去统计,全国范围内,低保收入的这些家庭,就是收入最低的。那么大概是400多万户,如果是,因为我们现在逐渐要把这个标准要放宽。
张鸿:要放宽。
何帆:对,因为还要在,包括一些低收入,他们也是买不起房的,在现在这个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买不起房。那么如果我们把低收入的这些家庭用户也统计进来,他们是一千万户,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就是应该有着这些廉租房是我们现在已经有的,应该是30多倍,我们得把现在的供应量放大到30多倍,才能够解决现在大家迫切的需要。
主持人:其实我想二位评论员的观点,也让我们心中的一个疑惑得到了释放。为什么我们要有这么严格的标准来审核这些申请廉租房的人。当然对于我目前而言的人,我们如何能够保障这些保障性的住房,让真正有需要的人能住进去,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廉租房十年建设,缓慢的背后,是力度问题,还是利益问题,民生工程怎样真抓落实,百姓才能满意,《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来,继续来关注保障性的安居工程的建设,我们首先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来看一看,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内的廉租房建设的发展状况。
解说:我国的廉租住房政策,最早出现在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住房建设的通知》中,通知指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的廉租住房,由政府或单位提供。2004年,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出台,对廉租住房资金问题明确提出,以各级财政预测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但建设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006年,全国开工建设和收购廉租住房的数量为5.3万套,建筑面积为293.68万平方米。
这个数字和国家预期的数字相比,仅完成了计划的不到一半,各地安排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08年年底前,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低保家庭,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并规定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0%。2008年的最新统计,今年中央和地方对于廉租房资金的投入将超过450亿元。
廉租房:管比建难
主持人: 我们看到了廉租房的政策其实是由来已久的。
张鸿:对。
主持人:但是为什么廉租房到现在数目还是那么少。
张鸿:因为建的少。
主持人:什么原因建的少?
张鸿:这个呢,其实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四川易快通富科技有限公司 www.zdxnzx.com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三段64号 电话:(028)85511422 69862582 69862579 传真:028-85511422 邮编:6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