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百姓买不起房,其实不关房产商的事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3-07-09 | 870 次浏览 | 分享到:

百姓买不起房,其实不关房产商的事

一说到救楼市,除了房产商、政府官员外,是反对声一片。其实百姓买不买得起房子,与房产商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是的,中国房产市场的兴起是打过“解决百姓住房”的旗号。但房产业对百姓的贡献并不在解决住房上,而是房产产业链拉动的投资内需占GDP的比重,各级政府用于民生的财政收入对房产业依赖度很大,房产业对产业链上企业、职工的贡献有目共睹、功不可没。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关于“房价大跌最终受害者是老百姓”的说法,说得就是这个理。  
王国平说,房地产业是杭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带动性很强的龙头产业。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必然导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进而拖累建筑、建材、家电、设计装潢等48个行业,造成经济萎缩、失业增多、税收减少、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
  王国平说,土地市场与房产市场息息相关。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土地市场必将进入不景气周期,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的资金也会大幅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认为救楼市是救财政、救政府,这是一种误解。  
看到这里,我们再不明白,就傻到根了。中国房产业真的与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关系不大,却与解决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其中有宏观与微观、大局与局部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百姓呼吁不救楼市、打压房价,不但伤害自己,而且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但是,百姓死死盯着房产商也事出有因。房产市场兴起,政府、企业的福利分房政策被取消。本来充满信心地想在市场购买房子,结果发现房价高得离谱,大部分年轻人如果以“啃老”为耻辱的话,想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除非去偷、去抢、去腐败。  
事实就是这样,光靠市场根本解决不了百姓住房问题。这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适当住房问题特别报告员拉克尔·霍尔尼克(Raquel Rolnik)日前表示,如果要探讨这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教训和思考,就不能不涉及住房权这一基本人权,次贷和金融危机表明,仅靠市场因素无法确保人人享有住房的权利。  
霍尔尼克在接受联合国电台的专访时表示,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非常糟糕、不适当的环境之下,过去二十多年中,人们信奉的一种普遍政策是通过贷款购买稳定的家庭住宅。这种政策不仅使得许多发达国家逐渐放弃了与住房相关的社会福利体系,使原本有所下降的无家可归人口重新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一手造就了当前的次贷和金融危机。次贷和金融危机不仅折射出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住房观念的根本缺陷,同时也显现出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为人们提供适当和可承受的住房这一基本事实。在房屋价格一度不断攀升经历了“欣欣向荣”的市场发展之后,人们看到的情景是,不仅贫穷和边缘化人口被笼罩在无家可归的阴影之下,就连一些工薪阶层也因无力承担市场价格而被迫居住在不适当的住房之中。霍尔尼克认为值得强调的是,住房不是一个拥有四面墙和一个屋顶的商品,而是一个使人们能够生活在安全、和平和尊严之中的场所,住房权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权利。  
霍尔尼克进一步指出,在住房领域加入政府和公众因素,并不一定意味着修建住宅应当完全由政府承担,而是通过设立房租管制公寓、政府提供租金补贴等多种方式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她强调,要把住房权,而不是金融和建筑行业的利益放在首位。  
如此看来,百姓买不起房确实不关房产商的事。房产商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没有义务、也没有理由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大出血”。政府就没有房产商般“事不关己”的权利,解决好百姓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百姓住房权的尊重和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