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国第一例 成都土地流转实现电子竞价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3-07-09 | 405 次浏览 | 分享到:
    “恭喜39156号竞买人以1000斤大米/亩·年成功竞得此项目!”昨日下午3时20分许,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电子竞拍室的大屏幕上出现一行红字,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郫县安德镇泉水村的570亩承包土地流转项目(生态有机农业项目)最终以1000斤大米/亩·年的价格“落槌 ”,流转期限为20年。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电子竞拍方式成交的土地流转项目 。以今年的市场价格来算,1000斤大米约合1400元。也就是说,该项目将为泉水村项目涉及到的179户农户带来每年25万元以上的土地流转收益。 

  竞拍结束后,“39156”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而揭开:四川金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记者了解到,参与竞价的另外两家公司分别是四川冠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紫鑫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即,四川金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焦健与泉水村村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双方约定,租金一年支付两次,折合成现金打到村上的账上,再由村上发放给农户。

  村民:租金很满意 收钱有保障

  对于竞拍的结果,村民代表纷纷表示“满意”。村民王昌琼说,从前听说其它地方搞土地流转,“租金没有这么高,还要农民自己骑自行车去拿,我们不仅价格拍得高,收钱还有保障——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的!”王昌琼告诉记者,她家这次流转出去的有4亩多地,今后,仅仅土地流转一项,每年就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再加上她和丈夫的打工收入,“这日子过得!”

  村支书:走市场这步棋 对了

  泉水村村支部书记张长明告诉记者,今年7月,泉水村完成了土地确权颁证。村民纷纷表示,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于是,村上通过郫县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将涉及到该村15组、16组、17组、18组的570亩承包土地挂牌到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流转。好几家企业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市委统筹委、郫县统筹委的引导下,村民们决定引入市场机制,竞拍!“参与竞拍的三家企业是我们经过考察企业综合实力后确定的,800斤大米/亩·年的起拍价也是农民自己合计的!”张长明说,“这次能拍出这个让大家感到满意的价格,让我们觉得,引入市场机制这步棋走对了!”    

  业主:看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四川金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焦健则表示,“价格略略高于我们的预算”。但她同时表示,之所以志在必得,是因为看好当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安德镇是成都市的优先发展重点镇,加上川菜工业园等项目的带动作用,我们在这里搞现代农业,前景应该不错。”陈焦健说,公司准备在此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循环农业种植蘑菇,再利用菇渣发展高蛋白饲料和养殖业,“这是个农业科技项目,我们将实现零排污。”

  统筹委:电子竞拍有四大好处

  电子竞拍结束后,市委统筹委副主任秦代红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土地流转中引入电子竞拍方式有四大益处。一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对称,让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好处。二是更好地保证了受让双方的权益。在公开场合、通过公正公平的方式进行竞拍,并经过公证等法律程序,受让双方的权利义务一目了然,并且有章、法可循。三是让农民有充分的参与权和自主权。四是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


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