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活得起死不起 我国殡葬费用过高百姓无法承受之重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3-07-09 | 44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愿谈起但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在社会习俗、政府垄断、行业暴利和制度缺失的包围中,一个人的丧事,使亲人们在忍受精神创伤的同时,又不得不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

    贵州省贵阳市一个普通逝者的家属说:“我们家庭在贵阳算是中等收入水平。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坚持了所有花费事项都随大流、不铺张的原则。即便是这样,仍然花了近6万块钱。其中只有4.6万多元是有正规发票的,实际上有很多花费当时来不及要发票或者根本不提供发票。”看到了墓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贵阳市已经有许多人提前数十年为其父母甚至自己买下墓地。

    殡葬费用过高,百姓无法承受之重

    殡葬费用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近些年来,每年全国和各地的“两会”上,关于要求降低殡葬费用的呼声不绝于耳。百姓对这一行业的愤怒之声也越来越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如果对比上述清单计算,逝者的殡葬费用,大约相当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4年零5个月的可支配收入。而贵州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省份之一,此逝者的殡葬费用大约相当于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5年零8个月的可支配收入。

    尽管殡葬业每年都要遭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猛烈批评,但其暴利依然如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820万人。按照低标准丧葬费用计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丧葬费,那么,殡葬行业每年的市场是164亿元。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等费用,殡葬行业的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

    墓价超出房价,却都是政府定的价

    按照常理,政府定价应该是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可殡葬业暴利的根本问题却恰恰出在了这一环节。贵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王敏说:“百姓殡葬消费中,钱主要花在了墓地上。”业内人士估计,墓地的费用往往超过整个殡葬费用的70%。人固有一死,总不能死无葬身之地,而墓地之于逝者,犹如房屋之于生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些墓地价格居然超过了当地的平均房价。南京西天寺墓园最便宜的墓穴是6900元/平方米,随着墓穴面积的增大,单位价格也跟着不断上涨,最高超过1万元/平方米。而南京普觉寺因为有“大和尚念经”,墓穴的价格更贵。为表示对逝去母亲的哀悼,刘某和他的兄弟姐妹在3年前花费了近10万元,才把信仰佛教的母亲的骨灰下葬在普觉寺墓园。贵阳市2000元以下的普通单体墓位、树葬和壁龛等在各个公墓中比例很小,“纯粹属于点缀”,即便如此也基本上销售告罄。墓位较大、做工细致、环境优美的墓地价格一般都要超过8000元,价格在2万元左右的墓地也就属于中等水平。在贵阳郊区,一个不到2平方米的墓地就要收费2万元,买了墓地还要另交管理费。普通百姓很难想像,地处山野的墓地,每平方米的价格怎么比北京市中心住宅楼的价格还要贵?这些令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价格正是政府部门定的。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社调中心,中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