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陕西“杀人蜂”恐慌笼罩村庄 41重伤6人亡(图)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3-07-09 | 387 次浏览 | 分享到:
提起毒蜂,村民连永生充满恐惧。身后病床上的是他遭毒蜂袭击住院的妻子

    

    “杀人凶手”大黄蜂原来是如此面目

    核心提示
    嗤!尖针刺入肌肤,接着,淡黄色液体顺针尖流入人体,并迅速在其中扩散。这一场景不是医生给患者注射,而是一种被俗称为“葫芦包”(学名大黄蜂,又称胡蜂)的杀人毒蜂蜇人的瞬间。

    安康,意为“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但近一个时期,安康市一些村庄正遭遇着这种杀人毒蜂的侵袭。9月以来的一个多月里,仅安康市中心医院,就收治被“杀人蜂”袭击的重伤患者41例,其中已有6人不幸死亡。一位尚未脱离危险的患者,仅肩以上部位就被毒蜂蜇了38次,另有一家婆孙三口被密密麻麻的“杀人蜂”群扑倒……

    据安康市各大医院粗略统计,除镇坪、白河两个县外,安康市所属的另外七县一区均遭到“杀人蜂”威胁,伤者已达数百人,死亡超过10人,令人吃惊的是,4年来遭“杀人蜂”袭击而死亡的至少有30人。

    除安康外,商洛、西安等地也不同程度遭受“杀人蜂”威胁。

    毒蜂肆虐 小女孩不幸亡

    10月7日上午,安康市中心医院12楼。

    一位医生正在为肾病内分泌科29床患者邹崇云输液。邹崇云,女,48岁,安康市汉滨区迎风乡姚河村村民。前一天,她做过八次血液透析,作为被毒蜂蜇伤后,安康市中心医院接收的第一位患者,她终于度过了危险期。

    邹崇云安静地躺在病床上,面色蜡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陆续送来,然后又相继死去的6名同伴,还有遭遇毒蜂围攻的场景,仍旧使她恐惧不安。

    9月27日,雨过天晴。邹崇云到自家的地里摘绿豆荚,一只金黄色头部,褐色身子黄黑套圈屁股的“葫芦包”毒蜂朝她飞来,经验令邹崇云没敢动弹。不一会,又来了十几只都降落在了她头上。她顿感不妙,本能地在头上抹了一把,接着,抓起装绿豆荚的蛇皮袋,裹上头就跑。跑了十几米后,邹崇云蹲在地上,双手也缩进袋子内。她“逃跑”的举动似乎激怒了蜂群,很快,袋子外边爬满了毒蜂,嗡嗡声和雨点般的撞击声让她惊恐。天哪!头上有蜂!邹崇云伸手一抹,捏死了好几只。那几分钟时间十分漫长,之后蜂群才慢慢飞去。邹崇云脱掉蛇皮袋,起身就往家里跑。跑到家,立即脱掉衣服。衣服里,一只硕大的毒蜂翅膀一展,迅速逃离。

    随后邹崇云感到头钻心地痛,家人快速将她送到了乡卫生站救治。一天后,病情开始加重,大小便均为酱色的水。她随即被转至安康市中心医院。“晚一小时,恐怕就没救了!”医师说。

    就在邹崇云住院的第五天,为邻居整修泡桐树的旬阳县马家村村民崔向林同样遭到毒蜂袭击。数百只毒蜂将他包围在树上,对着他的头部、颈部、手背等裸露部位猛蜇。崔向林从树上摔下来,小腿骨折。然而,蜂群也俯冲下来继续蜇。他忍着剧痛从山坡滚下,但蜂群仍穷追不舍。一堆红薯蔓成为他的救命稻草,使他躲过了更为恐怖的袭击。

    事后一数,崔向林的伤口共有38处。

    恐怖正在继续

    在汉阴县城关镇中坝村,翁老太太和她十余岁的孙子、孙女在自家责任田里拔草时,遭蜂群袭击。毒蜂扑向他们时,有人看到大约一平方米的蜂群如同一把撑开的伞,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杀人网。归途中,三人先后数次被蜂群扑倒。翁老太太的老伴连永生抱着一岁的小孙子,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倒在自家院中,遭遇蜂群狂蜇,却只有眼泪。“造孽呀,一旦靠近,只有送死,人生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啊!”接受采访时,连永生不堪回忆。

    三天后,刚刚上五年级,11岁的孙女连婷,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翁老太太至今仍被重病监护。“杀人蜂”带来的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镇坪、白河两县之外,安康市所辖的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旬阳一区七县,均发现毒蜂病例,数百人伤,十余人亡。

    毒蜂泛滥 村民谈蜂色变

    10月7日下午4时,邹崇云的丈夫成英会带记者来到安康汉滨区迎风乡姚河村。阳光洒满山野,绿树婆娑、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忽然,“砰!”一个黄颜色的飞虫撞在记者脖子上,记者本能反应:毒蜂!伸手拍打,飞虫飞了。成英会说,它是只蜜蜂。在一块红薯地旁一个树杈上,成英会指着一个蜂窝,这个蜂窝像挂在空中的葫芦,这就是“葫芦包”的巢穴。蜂窝呈灰白色,阳光下,如一只椰子。

    虽然距蜂窝还很远,但一只毒蜂“嗖”地从我们眼前飞过。成英会解释说,毒蜂不会主动攻击人,即使盘旋在你头顶上,只要你不动,也不会有事,若你穿的是红色衣服,情况可能就不同了,毒蜂好像对红色过敏。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社调中心,中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