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换汤不换药,扬尘污染依然严重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9-12-11 | 113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大气暗查内江组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访、现场暗查等方式,发现内江市在砂石加工行业扬尘管控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行业基本情况


内江市砂石资源较丰富,砂石场沿河而建,点多面广,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内江市政府办《关于印发“10+2”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方案的通知》,决定由市水利局牵头对内江市河道采砂进行集中整治。查阅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4月,全市58家河道砂石堆放场(加工场)已拆除45家,完成环评手续11家,停产1家,异地新建1家(包括市中区23家,已拆除17家,完成环评手续6家;东兴区14家,已拆除14家;经开区8家,已拆除8家;资中县13家,已拆除6家,完成环评手续5家,停产1家,异地新建1家),有效地解决了河道范围内砂石场的生态环境问题。


然而,随着河道范围内砂石场整治的持续推进,河道范围外以山石为原料的砂石场生态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尤为严重的是扬尘污染问题。

 

暗查发现问题


目前,暗查组共抽查砂石场7个,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点位7个,问题率100%,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转移来躲避整治。由于内江市在整治过程中明确整治范围是河道范围内砂石场,很多被关停取缔的砂石场小范围转移,将生产线搬离河道范围,购买山石进行破碎加工,由生产河砂到生产山砂,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如内江市东兴区朱剑碎石经营部,原址位于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在河道范围内),内江市开展河道范围内砂石场整治后被列入取缔名单,2018年6月逐步搬迁至内江市东兴区Y102道路旁(在河道范围外),暗查组检查时发现,该砂石场正在生产,防扬尘措施不到位,相关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达到规范整治的目的。

 

内江市东兴区朱剑碎石经营部相关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无相关审批手续。砂石行业前置审批较为严格,但为了逐利,部分企业在没有取得国土、规划、安全、环评等手续的前提下,私自建设加工生产线,偷偷从事砂石加工生产。如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砂石场、内江市市中区弘盛碎石场,检查时无法提供任何审批手续,相关问题突出。

  

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砂石场、内江市市中区弘盛碎石场现场均无法提供审批手续,相关问题突出

 

三是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到位。没有经过规范整治的砂石业主,对于需要建设的污染防治设施不清不楚,没有配套雾炮、喷淋等降尘设施,生产设备未密闭,生产时扬尘极重,未建设进出车辆冲洗设施,车辆带泥出场的情况突出,如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梁森砂石场。

 

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梁森砂石场防扬尘措施不到位,无车辆冲洗设施,进出场车辆未冲洗


四是内部管理粗放,防扬尘措施不到位。原料产品大多露天堆放,形成一座座砂山,很多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没有进行及时覆盖,进出车辆未进行冲洗,主要道路未进行定期清扫,扬尘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内江市市中区池氏建材经营部、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梁森砂石场。

 

砂石露天堆放、未及时覆盖


目前,暗查组已将上述问题移交属地政府处理。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社调中心,中调中心